2014年8月10日星期日

雨中看朱銘


雨中看朱銘

        看見家明兄騎單車遊台北看電影,心生羨慕。的確,台灣是個文藝氣息濃重的地方,四處皆是博物館、書店、咖啡館,流連其中,樂而忘返。我也剛自台北歸來,幾天的旅程匆匆而過,走馬看花,可幸到了金山區的朱銘美術館,算是為旅途添上一點藝術的色彩。

        適逢今年美術館慶祝開館15週年,舉辦為期一年的「我們的故事 拚一座美術館」展覽,讓人們了解,朱銘如何從零開始,在新北市山區耗時十二年打造一幅藝術空間,一磚一瓦也是堅持

        美術館隱藏於山上,好找,由台北市驅車前往,耗了一個多小時。駛過蜿蜒的窄路,車子在小山向上爬走,來到一棵海檬果樹前停下名氣這樣大的一座美術館,門口卻不堂皇,只有個簡單含蓄的門牌,精彩處盡在門後的風光

        經過室內長廊型的第一展覽室,來到戶外的運動廣場,抬頭望,自空中降下凱旋歸來的傘兵在歡迎我左拐有座不大不小的荷花池,蓮葉肥碩豐厚,荷香輕飄,為烏雲蓋掩的花園添點禪意沿途排列著一隊抗戰英雄步兵,姿態各異,有的精神抖擻,有的累極低頭,也有傷兵臥在擔架床上,同袍關切地慰問才走了不到十分鐘,雨點灑下來了,一下就很兇,迫得我躲進小小的餐廳暫避


        這是寶島夏季常見的「午後雷陣雨」。一陣驟雨把我困在室內,透過朦朧的玻璃,看外面任雨拍打的士兵,本來焦躁等雨停的我內心忽然澄明,這「雨下留人」是對急忙旅客的當頭棒喝――眼睛未及消化,一見展品只管舉機拍拍拍,甚或有些邊拍邊上載社交網站,渴望別人讚好;我們慣了不帶眼睛,只帶手機去旅行,看見這副狼狽相,老天爺也笑出眼淚來了。我有位朋友是高人,近年旅遊甚至不拍照,旅途上美好的風光全印在腦海中,像淘金般,把回憶過濾,最深刻的自然會留下




        美術館的戶外展覽區面積廣博,展品與自然環境融合,帶出藝術與生態並存的信息太極廣場內,多個雕塑排在綠茵坪上,氣勢懾人朱銘年輕時身體不好,師傅楊英風著他學習太極,他便整天想著太極的招式,手裡自然刻出太極拳的陣勢,成就了一組如《單鞭下勢》、由推手演化而成的《太極拱門》等享譽國際的作品此行還看見陸海空三軍中體積龐大的戰艦,這是「人間系列」中結合裝置與雕塑的巨型作品,體現出朱銘在藝術領域上驚人的野心和澎湃的創作力






        要管理這樣一所偌大的展館殊不容易,美術館把每年的十一月至四月列為草皮保養期,禁止遊人踐踏,讓綠草休養生息。由於位處北海岸的山區,濕度高,天氣對展品有一定的侵害,2007年起,美術館成立了「修復與保存中心」,由專家研究地理與氣候對展品的影響,如木頭的蟲害問題,便以燻蒸、冷凍或低氧等方法解決
 



    美術館十分重視兒童教育的推廣,除了設有讓小學生免費參觀的時段,還推行「兒童藝工計劃」,由中心提供長達一年的培訓,讓孩子自己撰寫導賞的內容,培養他們的藝術感和溝通能力每逢夏天,週末夜晚的主題是「星空下的美術館」,免費開放予遊人參觀,回饋社會我不禁想,連一個單位也要劏成百餘呎以饗市民的我城,何時才容得下一座十二公頃的民間美術館

2014810 明報 星期日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