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星期日

阿媽唔易做










阿媽唔易做

        下午三時半,炎熱翳悶,天空時晴時雨,忽明忽暗遊行完畢的孩子全身被汗水和雨水濕透,卻仍堅持走到遮打花園,堅持為香港的民主走艱辛的路他們的行為被大人責罵,不討好在意志薄弱的一刻,孩子致電媽媽,哭著說「等我返屋企呀,阿媽!作為母親,雖然那不是我的孩子,也感心痛,眼淚不受控,滾滾流下來眼見愛兒完成考試本應悠閒放暑假,明明可以在炎夏踢球游泳嬉戲,偏偏選擇坐在前線受凌辱,手無寸鐵被搓面按穴扯手抬走。遊行領頭車的司機後來被警方上門拘捕,年屆九旬的母親心臟病發兒女們,是媽媽一輩子的牽掛

        媽媽這角色不好做,一旦當上了,沒有回頭路有次約見銀行的投資經理,甫見面,他問我的職業是甚麼,我答:全職媽媽,他說:!做少奶奶咁幸福」那輕蔑的眼神和語氣叫我難受,一時怒氣上湧,回敬經理:「你做過阿媽啦咩﹖」你或會說我反應過敏,人家只是隨便一句罷但這一句也未免太隨便了世上竟有這樣無禮的人!素未謀面,唐突用一句說話概括別人的生活,那是甚麼樣的行銷禮儀

        讀陳曉蕾的新書《阿媽》,頗有感觸在她的序中,有一句特別深刻的――「能生孩子,不等於能當媽媽說得再真確沒有。可是,不把孩子生下來,又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否當媽媽;若然發現不適合,也沒有把他塞回肚子裡的可能啊媽媽像所有的職業,都是邊做邊學的;媽媽,卻不像所有的職業――媽媽沒有下班時間,沒假期,沒真正的休息,也沒退休的時間表。在職場上過關斬將的女超人,對著一份小二的常識試卷可以表現無能;再溫婉文靜的女子,做媽媽吆喝孩子時可以變成儀態盡失的瘋婦可憐呀
 陳淑蘭與媽媽

        無論是親母養母繼母,和子女的緣份真是千絲萬縷,相處時可以是和諧溫馨,也可以像火星撞地球般吵個不停;嘴裡可以不聞不問,卻鮮有毫不關心媽媽的性格各有不同,育兒的方法也因人而異,像陳淑蘭媽媽的保護式」照顧,便教人莞爾――蘭子的母親永遠當她是小公主,到現在還會叮嚀女兒小心開車,和不要買西瓜,因為西瓜跌在地下會弄傷她的腳!陳芷菁的媽媽非常能幹整潔,打理家務頭頭是道,女兒清晨五時起床往電台上班,她已弄好一桌子飯菜做早餐;「義工王」陳炳麟有個熱心助人的媽媽,啟發他無論多難也要服務長者,讓他們不用「獨自像一支洋燭慢慢熄掉」,香港大量的長者服務,都由他推動;珈穎說媽媽謝雪心很溫柔,也很小女孩,一點不像《巾幗梟雄》的大奶奶
 謝雪心與珈穎
歲的陳芷菁與媽媽
 義工王陳炳麟 (左)

    書中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母親擔當的不同角色:有的戰亂或文革逃難到香港,辛苦主理一頭家;有的在農田耕作,每天割菜到市場擺賣,還要照顧家中的小娃娃;有的希望當作家,卻有家庭牽絆,由子女讓夢想開花。母親的經歷反照大時代的風雨飄搖,每位走過來的都值得尊敬反觀現在,經濟情況可能改善了,但母親的擔子還是那樣重,我們雖然不用面對戰亂,卻天天和教育制度打仗。小兒就讀小三,家長日老師說要多注意他的成績,否則升中未必順利,我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是吧,三年級距離升中有多遠﹖這就是香港的教育了,荒謬的制度剝奪孩子的天真,同時摧殘一眾可憐的母親
2014年07月06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