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星期日

霆鋒的保護罩


霆鋒的保護罩

        在電影《滋味旅程》裡,大廚Carl藉著食物重新檢視自己的創作欲望、對生命的熱情,和調節與家人的相處方式戲中多幕和兒子獨處的戲份很感人,他們的對話生活化,爸爸沒有當兒子是不懂事的小孩,事實上,Percy為爸爸找到重生的鑰匙,二人的關係在餐車旅途上不斷演化Carl 為兒子煮早餐,煎煙肉、烘麵包 (廚師的家也有扒爐,真專業!) 新鮮熱辣呈上,父愛以食物作媒體,和兒子親密連繫
 
 
 

        滋味旅程也有中國版。謝霆鋒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和好友穿梭世界各地,尋找真滋味,以「情」做主軸,製作了集真人秀、微電影和廣告三合一的《十二道鋒味》,於浙江衛視播出。他說,從他做的菜裡,可見其心情與想法,焦急與平和皆如實反映,騙不了人離婚以後,做飯成了霆鋒的心靈療法,終於,他能騰出時間切菜、剝皮、洗滌,一點點讓自己沉澱過程中,他重新認識自己,也和父母及妹妹共享食物的味道和煮出的情味。拉姑是烹飪高手霆鋒和她找到共同話題,母子情更進一步; 霆鋒煮好菜,會請父親品嘗;妹妹做模特兒,他會為她做健康的沙拉主動打開溝通的門,有時無需用說話,做一頓飯付出的心機和時間不會少,愛心全都滲在每項材料中

 
 

       
      霆鋒是典型的處女座男生,追求完美卻知道永遠不會得到完美他寡言,容祖兒說,以往霆鋒說話是一字一字吐出,現在是一段一段,算是進步了少說話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釘子碰得多,就懂得收藏自我,何況在娛樂圈,一張圖片一句流言便有萬人跟進和回應,當事人未發一言,事情已有無盡個版本保護自己是因為害怕受傷,回顧霆鋒十多年的演藝人生,確是荊棘滿途,傷痕纍纍,以往總覺得他愛裝酷扮大人,現在霆鋒快34歲了,才剛剛活到符合其心境的成熟度,說話與行為顯得自然些舒泰些,同時散發點點成熟男子的韻味
 
 
 

        節目第一集請來識於微時的范冰冰做嘉賓為治療霆鋒的「戀愛恐懼症」,冰冰請纓做他的一日情人,於花都盡享浪漫橋段聽起來已夠肉麻,看過「范爺」演繹的佻皮女生 (節目中以舒芙蕾Soufflé比喻難搞的女人) ,我才知道甚麼是真肉麻,其造作的表現令我起雞皮! (節目的流程、旁白和配樂也很中國式,未必合港人的脾胃,但聽見霍汶希和張家輝所說的爛國語,則保證笑口常開,感覺親切) 相比之下霆鋒比較自然,偶爾流露的靦靦和尷尬神情還真有幾分暖男的感覺,說他是中國都敏俊也擔得起,難怪鞋履公司找他和全智賢代言,霆鋒做個餐廳老板,帥氣迫人,絕不失禮。他在節目中為范冰冰細心準備涮羊肉火鍋,讓她解鄉愁,二人於巴黎鐵塔下赤腳共舞,夠浪漫吧。處女男雖然內斂,若對像合意,再動人細緻的場面也能營造,只是觀眾未必能與之分享罷了

    這些年來,霆鋒的保護罩蓋得牢牢的我們認識的,是銀幕上的拼命三郎打不死的漢子;鏡頭下,他以chok樣掩蓋內心感受,記者關心的感情事,偏偏是他極力捍衛的私人空間聽說不久霆鋒或會再踏紅館,不知除食物以外,我們能否通過音樂認識他多一點
2014年07月27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2014年7月20日星期日

一秒回憶


一秒回憶

        終於告別了面書

        事情的緣起是一張照片一張我沒有放上面書的照片一張甚至不是我的朋友放上面書的照片,竟由第三者在面書下載通過LINE傳回給我,並附有說明奇怪吧科技怎樣接通這個世界﹖社交網絡是啥東西﹖為何在沒有得到我的同意下會「被社交」呢﹖是否面書的用戶便分分秒秒也要準備在網絡社交﹖朋友說,這是「面書的文化」,接受吧,除非我不拍照;我問是否拍了照便「預咗」在面書見到自己,她說是WHAT﹖為何明明是扭曲的東西大家都習以為常﹖為何只有那麼一小撮人會尊重社交網絡的禮儀﹖想不通既然不欲從此不拍照,至少可以選擇刪去面書的戶口既然我沒有甚麼要發表,不能窺看別人的網上生活,也算公平交易。唉,我和這個社會的步伐實在差太遠了,像我這樣的人根本是等待被淘汰,直想找個地方避世去

        可我並不孤單


        《滋味旅程》(Chef)裡的大廚Carl Casper (Iron Man 導演Jon Favreau自編自導自演)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科技也顯得「揦手唔成勢」。電影剛開始,他一股熱誠在廚房――自己最能發揮的天堂――幹活,美好的一天由收到食評家晚上來訪的消息變得繃緊起來食評家Ramsey Michel的博客追隨者眾,他說的,字字鏗鏘,足以掌管廚師的生死他在Twitter說一句,便有十二萬人同時追看!Carl新手上路,由兒子Percy (小演員Emjay Anthony演得很好)開個戶口,在RamseyTwitter上留言,他以為是私人回覆,怎料卻在十多萬人前向食評家「開拖」!更倒霉的是,當Ramsey再次光臨餐廳,Carl沉不住氣和他當面對質,失控罵人的片段幾乎同步被上載YouTube(為甚麼這個世界總是充斥著那麼多損人不利己的無聊人﹖) Carl失禮人前,淪為笑柄,失去職業和尊嚴,全是社交網絡的「功勞」





        此時上天為他安排了一個人生的中場休息,還有面前的一個機會Take it or blow it,全看Carl的一念人生處於某個瓶頸位置,有時需要理智解釋不來的勇氣去改變,前景會更好嗎不向前行實在也無法知道。在哪裡跌下,在哪裡爬起,Carl飽嘗箇中滋味BlogTwitterYouTube打低,就讓它們來重建自己的人生精靈懂事的兒子為父親新建的餐車拍下照片,開設面書專頁,還把餐車的路線上載老饕聞風而至,瞬間門庭若市,生意好得應接不暇。曾經把Carl徹底打敗的網絡科技,讓他重生,真是成也Twitter敗也Twitter




    與其說這是一部美食公路片,不如說它是有關科技影響現代人生活的電影在餐車旅途上,Carl和兒子重整有裂痕的關係皎潔的月色下,父子坦誠相向,做父親的,說那數星期是二人珍貴的回憶,無人可拿走,情景感人原來,數週以來兒子每天以手機拍下生活中一秒的時光,在Vine中剪接成為影片,給父子倆回味秒拍」就是現世代的記憶方式,比我們慣常說的回憶片段濃縮不知多少倍! 回憶一秒滴答過,你能記得幾多﹖一天的經歷只化成一點光影,這簡直是電影中失憶人士找回記憶的閃回蒙太奇,我覺得真是太奇了!看來我這個未能找到荒島獨居的老餅,還是乖乖的惡補最新的社交科技吧,免得在人海中遇溺沒頂
2014年07月20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阿爸唔易做





 

阿爸唔易做

        下午三時半,炎熱翳悶,天空時晴時雨,忽明忽暗。為民主挺身而出走在人群最前線的學生有顆熾熱的心燃燒著,比盛夏的太陽還要火倏然,孩子想起父親的叮嚀,家書提到縱使尊重兒子的行動,爸爸還是擔心他會犧牲,希望自己不要做「佔中父親」,兒子歉疚的眼淚滾滾流下。旅遊巴士上被捕的靜坐人士唱著歌,彼此勉勵,議員父親一面和唱,一面心裡憂慮,自己的堅持會影響家人嗎﹖若有了案底,既不能移民,也不能做律師這些,都是後來他在寫給年幼的兒女信中剖白的,雖然他們還未能閱讀,但總有一天,會明白父親在某年某天為公義作出的選擇兒女們,從來是爸爸一輩子的牽掛

        爸爸這角色不好做,一旦當上了,沒有回頭路。他是家庭的中心,努力地付出,在外面無論歷盡多少風霜,回家也不吭一聲。爸爸比媽媽沉默,愛念、牽掛、擔憂、害怕,全放心中,做真的漢子,就要承擔起苦痛跟失意和爸爸溝通有難度,那道屏障和距離,看不見,打不破可幸現代人有WhatsApp,代不多說話的父親們,把難以宣之於口的話,寫下來,傳給子女
  

        想增加親子時間,父親和子女都可多行一步,投其所好。像一起看世界盃,肯定可以製造話題球場上位位健兒馳騁草場,上陣殺敵,所向披靡;但他們也有另一重身份,面對妻兒時,再剛強的男兒也有柔情的一面看看洛賓。這位今屆跑得最快的球員,在場上如電兔般衝向龍門,從不言倦;在敗於阿根廷一仗後,他最在乎的,竟不是國民的失落,而是兒子的感受鐵漢隔著玻璃傳達慈父的愛,家人就是他的避風港,在一片橙海映襯下,父子間的深情叫世人動容。他的隊友雲佩斯也是個好爸爸。遺傳了父親的優良基因雲佩斯七歲的兒子正在曼城足球學校受訓,品學兼優,是爸爸的驕傲直至現時還是射手榜冠軍的占士(發音應為夏美斯)洛迪古斯昨天才滿23歲,年紀輕輕已是一女之父他的爸爸年輕時也曾代表國家上陣,可惜酗酒毀了前途,成為夏美斯的反面教材父親語重深長希望兒子不要重犯自己的錯,現在神射手出人頭地了,成為媲美禾特拉馬的國家英雄


        六月BBC播出紀錄片David Beckham Into the Unknown,不足一個月,竟在明珠台看到(《碧咸走進亞瑪遜》) ,真要讚讚買手的觸覺和速度15歲起便跟著時間表生活,幾乎沒有私人生活的「籠中俊男」,與三位好友踏進巴西的亞瑪遜流域,開展一段奇異和原始的旅程Unknown」解作不無之地,也可說是沒有人認識碧咸的地方有人認出固然開心,但無人認得的那種自由感覺,相信是非常出名的人才能體會名氣是種奇怪的東西,未得到時去追尋,得到時卻想擺脫,它可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要嘗它的甜頭,同時要啃它的苦果

 

        出發前,碧咸和長子布克林在後花園踢波他問兒子會否掛念他,少年只答「Maybe」,逗得父親哈哈笑他叮囑長子要照顧媽媽、兩個弟弟和妹妹布克林15歲了,有乃父之風,長得高大帥氣,兩父子攬頭攬頸,感情要好多仔公帶著孩子寫給他的信上路,一邊看一邊掛念次子怕父親在叢林被河馬吃掉,這擔憂非常實在,起碼比妻子維多利亞只掛心丈夫的髮型來得理智
2014年07月13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2014年7月6日星期日

阿媽唔易做










阿媽唔易做

        下午三時半,炎熱翳悶,天空時晴時雨,忽明忽暗遊行完畢的孩子全身被汗水和雨水濕透,卻仍堅持走到遮打花園,堅持為香港的民主走艱辛的路他們的行為被大人責罵,不討好在意志薄弱的一刻,孩子致電媽媽,哭著說「等我返屋企呀,阿媽!作為母親,雖然那不是我的孩子,也感心痛,眼淚不受控,滾滾流下來眼見愛兒完成考試本應悠閒放暑假,明明可以在炎夏踢球游泳嬉戲,偏偏選擇坐在前線受凌辱,手無寸鐵被搓面按穴扯手抬走。遊行領頭車的司機後來被警方上門拘捕,年屆九旬的母親心臟病發兒女們,是媽媽一輩子的牽掛

        媽媽這角色不好做,一旦當上了,沒有回頭路有次約見銀行的投資經理,甫見面,他問我的職業是甚麼,我答:全職媽媽,他說:!做少奶奶咁幸福」那輕蔑的眼神和語氣叫我難受,一時怒氣上湧,回敬經理:「你做過阿媽啦咩﹖」你或會說我反應過敏,人家只是隨便一句罷但這一句也未免太隨便了世上竟有這樣無禮的人!素未謀面,唐突用一句說話概括別人的生活,那是甚麼樣的行銷禮儀

        讀陳曉蕾的新書《阿媽》,頗有感觸在她的序中,有一句特別深刻的――「能生孩子,不等於能當媽媽說得再真確沒有。可是,不把孩子生下來,又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否當媽媽;若然發現不適合,也沒有把他塞回肚子裡的可能啊媽媽像所有的職業,都是邊做邊學的;媽媽,卻不像所有的職業――媽媽沒有下班時間,沒假期,沒真正的休息,也沒退休的時間表。在職場上過關斬將的女超人,對著一份小二的常識試卷可以表現無能;再溫婉文靜的女子,做媽媽吆喝孩子時可以變成儀態盡失的瘋婦可憐呀
 陳淑蘭與媽媽

        無論是親母養母繼母,和子女的緣份真是千絲萬縷,相處時可以是和諧溫馨,也可以像火星撞地球般吵個不停;嘴裡可以不聞不問,卻鮮有毫不關心媽媽的性格各有不同,育兒的方法也因人而異,像陳淑蘭媽媽的保護式」照顧,便教人莞爾――蘭子的母親永遠當她是小公主,到現在還會叮嚀女兒小心開車,和不要買西瓜,因為西瓜跌在地下會弄傷她的腳!陳芷菁的媽媽非常能幹整潔,打理家務頭頭是道,女兒清晨五時起床往電台上班,她已弄好一桌子飯菜做早餐;「義工王」陳炳麟有個熱心助人的媽媽,啟發他無論多難也要服務長者,讓他們不用「獨自像一支洋燭慢慢熄掉」,香港大量的長者服務,都由他推動;珈穎說媽媽謝雪心很溫柔,也很小女孩,一點不像《巾幗梟雄》的大奶奶
 謝雪心與珈穎
歲的陳芷菁與媽媽
 義工王陳炳麟 (左)

    書中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母親擔當的不同角色:有的戰亂或文革逃難到香港,辛苦主理一頭家;有的在農田耕作,每天割菜到市場擺賣,還要照顧家中的小娃娃;有的希望當作家,卻有家庭牽絆,由子女讓夢想開花。母親的經歷反照大時代的風雨飄搖,每位走過來的都值得尊敬反觀現在,經濟情況可能改善了,但母親的擔子還是那樣重,我們雖然不用面對戰亂,卻天天和教育制度打仗。小兒就讀小三,家長日老師說要多注意他的成績,否則升中未必順利,我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是吧,三年級距離升中有多遠﹖這就是香港的教育了,荒謬的制度剝奪孩子的天真,同時摧殘一眾可憐的母親
2014年07月06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